主播實名制,會“將死”網絡直播嗎?
2016-04-19 11:42:12?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18日起,新浪、百度、搜狐等20家網絡直播平臺正式實施主播實名認證,同時承諾不為18歲以下主播提供注冊通道。在此之前,文化部將斗魚、YY等19家網絡直播平臺列入查處名單。種種跡象顯示,網絡直播監(jiān)管越來越嚴格。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受此影響,網絡直播違規(guī)成本將越來越大,靠涉黃涉暴等“激進”內容吸引用戶的道路也越來越難走。(4月18日 中國新聞網) 主播實名制,加強內容的審核,無疑是網絡直播平臺邁出自我凈化的第一步。直播平臺自覺向低俗、媚俗表演說不,當然值得點贊。然而,在贊賞之余,也有人對直播平臺的“命運”表示悲觀,覺得直播平臺此舉等于是在“自殺”。拒絕“激進”表演,直播平臺就會“死掉”么?那些掙脫不掉“荷爾蒙經濟”依賴的直播平臺,當然會死。但更多的直播平臺,則會擺脫桎梏,走向藍海。 無須諱言,目前的網絡直播最吸睛、最撈金的部分,就是“激進表演”。也基于此,直播平臺都會有意無意給“激進表演”開綠燈。這也造成網絡直播的內容,陷入低俗化不能自拔,甚至直播造人、偷窺女生宿舍等有違社會底線的表演,屢見不鮮。但內容低俗化,既催生了直播平臺的暫時繁榮,也禁錮了網絡直播的進一步發(fā)展。一方面,低俗的內容,讓大量優(yōu)質客戶用腳投票。另一方面,低俗內容的野蠻生長,也禁錮了內容創(chuàng)新。試想,僅靠媚俗表演就能賺錢,誰還會挖掘新內容呢? 網絡直播拒絕創(chuàng)新,不斷向媚俗沉淪,還有看得見的未來么?當然沒有?;ヂ摼W不是法外之地,也不是道德的盲區(qū),任由違法、媚俗的內容傳播,直播平臺的前景堪憂。“激進表演”是直播平臺真正的“毒藥”,向媚俗表演說不,則是最好的“解藥”。接下來,直播平臺要做的無非是兩件事。一是,依法自查自糾,讓低俗表演“下架”,進而修復直播平臺的聲譽,讓客戶回頭。二是,提升主播的素質能力,用更優(yōu)質、有創(chuàng)意、有內涵的內容,吸引更多新客戶。 當然,整治直播環(huán)境,不能僅靠直播平臺自我凈化,主管部門更需主動出擊。一方面,要加大審核力度,加快直播平臺的自我凈化。比如,自律公約表示,“對現有主播未完成實名注冊者,明年6月1日前完成實名認證?!憋@然,這份時間表過長,有敷衍拖沓的嫌疑。相關部門一定要從嚴管理,督促直播平臺,加快凈化速度。更重要的是,要引導直播平臺內容創(chuàng)新。比如,引導網絡直播向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領域延展,促進直播平臺的轉型。 總之,網絡直播并無原罪,低俗化的內容才是罪魁禍首。相信“向媚俗表演說不”后,直播平臺不僅不會死,反而能甩掉的包袱、輕裝前行,用創(chuàng)新的內容、精湛的表演,新引來更多優(yōu)質客戶,進而實現鳳凰涅槃。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