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字幕网资源站_国产黑人视频精品区_亚洲欧洲一二三区区视频_国产91精品在线观看导航

    <center id="j3gbv"></center>
    <dfn id="j3gbv"></dfn>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民生巷議 > 正文

    互聯網,改變中國的未來力量

    2015-12-18 11:22:14?周龍?來源:央廣網  責任編輯:唐麗萍   我來說兩句

    央廣新媒體特約評論員 | 周龍

    16日,以“互聯互通、共享共治——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zhèn)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開幕式并發(fā)表講話,就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提出五點主張,引起與會者強烈共鳴。

    互聯網,以及由其連接的智能化,已經大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讓我們這個時代經歷著從未有過的巨大變革。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6月,中國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到5.94億,手機網民占整體網民的比例達到88.9%。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近日在烏鎮(zhèn)發(fā)布的《中國互聯網20年發(fā)展報告》顯示,2014年的中國網絡零售額達到2.8萬億元,躍居全球第一?;ヂ摼W不再是一項技術,而是與中國發(fā)展實現深層次融合。

    數字是蒼白的,互聯網對中國的改變卻是切切實實的。當年,我們憧憬“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夢想的時候,還覺得它遙不可及;今天,互聯網就讓這一夢想更向前跨越了一步,在北京的醫(yī)院,病人通過網上掛號系統在家掛號,到醫(yī)院直接可以找醫(yī)生;在江蘇沭陽,賓館看門的大爺直接建議打不著車的客人“用滴滴啊”;在山東曹縣,借助互聯網的力量,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一舉成為全國聞名的服裝道具中心;在甘肅定西,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創(chuàng)業(yè)青年把家鄉(xiāng)的土豆賣出三四倍的價格;在山東淄博的一個偏遠山區(qū)村小學,校長房勇正用信息化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們知道更多外面的世界”……這些我最近調研中看到的現象,只是互聯網應用案例中的很少一部分,擴展開來,可以是當下中國發(fā)展進程的一個縮影。

    革命的力量總會是超乎想象的,就像火藥發(fā)明的時候,沒有會想到它會成為影響戰(zhàn)爭的決定因素,改造山河的終極力量。互聯網也是一樣,它在開始只是一項技術,在軍事上用于內部的聯絡。而互聯網一旦與社會的發(fā)展結合起來,就會起到超乎想象的催化作用。這是科技的魅力所在,也是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使然,滾滾向前,不可阻擋?!坝|網”二十年來,互聯網在中國逐漸展現出其巨大的變革力量,新業(yè)態(tài)層出不窮,網絡零售、遠程教育、數字醫(yī)療等新產業(yè)迅猛發(fā)展,就是明證。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互聯網這種科技的手段,其作用的發(fā)揮也是具有兩面性的。技術手段沒有價值取向,它遵循技術進步的邏輯,有時候也會違背社會正義的方向。我們也看到,在互聯網蓬勃發(fā)展的這些年,一些負面問題也接踵而來,網絡侵權、信用風險、隱私泄露、信息安全等問題層出不窮。一些問題具有互聯網時代的通性,一些問題與中國改革中的遺留問題交織。我們不僅要解決改革遺留的老問題,還要化解這些老問題與互聯網交織產生的新現象,其難度可想而知。“十三五”時期,中國將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zhàn)略、國家大數據戰(zhàn)略、“互聯網+”行動計劃,發(fā)展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拓展網絡經濟空間,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fā)展。盡管有不可預知的困難,但發(fā)展的路徑已經清晰,目標已經明確,我們也有理由相信,互聯網帶來的互通、開放新格局,終將為中國未來發(fā)展指明一條通暢大道。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