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字幕网资源站_国产黑人视频精品区_亚洲欧洲一二三区区视频_国产91精品在线观看导航

    <center id="j3gbv"></center>
    <dfn id="j3gbv"></dfn>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最新原創(chuàng) > 正文

    追討海外文物,需打法律+外交的組合拳

    2015-12-08 17:14:23?余錦雄?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章公六全祖師像跨國司法追索相關取證工作基本完成,福建省大田縣陽春村村民代表委托的律師團表示,計劃近期到荷蘭開展工作。在跨國起訴即將開啟之際,荷蘭藏家近日通過電話和郵件向新華社記者介紹了他提出的三個歸還條件,其中有一條即是藏家希望將佛像歸還給廈門市南普陀寺,南普陀寺回應稱無意供奉章公祖師。(12月8日《廈門日報》)

    縱觀荷蘭藏家“愿意”歸還章公六全祖師“肉身坐佛”的三個條件,這些條件設置得很有策略,既兼顧到一般的國際文化交流,比如他要求到中國開展石刻研究;又在暗中模糊“肉身坐佛”的歸屬權,比如要求將佛像歸還給一座佛教大寺,而不是村里的小廟。如果中方同意了,就等于默認了章公六全祖師像非陽春村所出。當然,荷蘭藏家“挾尸要價”的成份更多一些,比如要求得到一筆合理補償,或者由中方通過商業(yè)回購獲得“肉身坐佛”。但如果我們真的這樣做了,等于承認了海外藏家掠奪中國文物的合法性。

    所以在追討“肉身坐佛像”過程中,一定要有理有據,不能被海外藏家牽著鼻子走。首先,村民應多方收集法律認可的證據,證明文物的所有權歸陽春村所有,這是追討文物的基礎,這個基礎不具備,一切無從談起。

    其次,在啟動跨國法律追討的同時,考慮到民事官司打起來費錢又耗時,最好由政府出面,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在追討的過程中還應重點關注以下問題:

    一是應該充分認識到追討“肉身坐佛”的嚴峻形勢。目前,“把文化遺產還給它的創(chuàng)造者”是一種國際公約,但需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追溯期限有限制,二是必須是認可公約的國家之間簽署協(xié)議才生效。對于時效性問題,《荷蘭民法典》規(guī)定,只要持續(xù)、公開、非暴力、未被爭議地占有他人財物,期滿30年,便可取得該物所有權。如果“肉身坐佛”被認定為合法取得,從90年代中期“肉身坐佛”被盜到現在,留給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其次,中國和荷蘭沒有簽訂關于文物追索的雙邊協(xié)定,這是法律支持一直未見到成效的原因之一。

    二是應看到對我們有利的因素。雖然中國和荷蘭沒有簽訂關于文物追索的雙邊協(xié)定,但兩國均為1970年該公約成員國,公約是否適用本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兩國政府合作調查后獲得的證據。而荷蘭政府將相關國文物歸還給原有國早有先例。比如2005年荷蘭向新西蘭歸還了一具毛利人的頭骨。雖然這具頭骨為荷蘭公共機構所有,和“肉身坐佛”為私人持有有所不同。但是藏家至今沒有出具通過正當途徑合法所得“肉身坐佛”的證據,說明他還是忌憚《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我們可以依此公約,借助國際刑事司法渠道追索文物?;蛘咭源藶橥?,在充分協(xié)商的情況下由藏家“捐贈”出“肉身坐佛”。

    總之,追索海外流失文物是個世界性的難題,必須審時度勢、有理有據、沉著應對,打出一套法律+外交的組合拳。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